雷朝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398 0

风光好

2023/3/17 1:49:15   

  导读:高校科技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司长 雷朝滋
  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大会报告,举旗定向,明确宣示了我们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为遵循、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前进的重大问题。高校科技战线要把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以高水平科技创新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党中央从突出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出发,在报告第五部分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述,并首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大变化,赋予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新的战略定位和历史使命,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纵观世界历次科技革命,在造就新的世界创新中心和经济强国的同时,往往同步带动着全球高等教育中心的变迁。这种变迁不仅是规模和实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科技创新的引领下,大学的学科结构、组织方式、育人理念等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革。可以说,科技创新一直以来都是推动现代大学进步的最强动力、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关键变量。踏上新时代新征程,面对新使命新任务,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发挥高水平科技创新的关键支撑作用。
  (一)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党的二十大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最直接的任务。一直以来,我们对课堂教学高度重视,但是对科技创新在人才自主培养过程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存在简单把人才培养等同于课堂教学,割裂对立教学和科研的现象。实际上,教学和科研都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只是作用各有侧重。教学注重知识的传授,而科研更注重创新能力的锻炼,是更高层次的“精加工”工序。越高层次的人才培养,越需要高水平的科研实践,实现对科学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不断训练。只有及时将科研成果和创新需求转化为教育教学内容,通过科研训练解决创新人才成长过程中“吃没吃过猪肉、见没见过猪跑”的问题,才能构建面向科学前沿和重大需求的知识结构与培养体系,才能培养出真正符合时代需求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二)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锻造世界一流教师队伍
  大学之大,不在大楼,而在大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首先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高校教师既是科学研究的主力,又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名师出高徒,只有教师自己先有一桶水,才有可能给学生一碗水,如果教师自己只有半碗水,那就很难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优秀教师的能力水平从哪里来,只有从高水平的科技创新中来,在高水平的自由探索,在校企联合技术攻关的第一线,在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实践中,在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工程的舞台上,才能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提高教学质量也要靠科研,教师学术水平高了,教学质量才能提升,才能锻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持续产生重大原创突破,持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形成国家战略人才力量成长梯队。
  (三)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提高我国高校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从16世纪的意大利到20世纪的美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深刻阐释了世界科学和人才中心的转移规律。人类历史上,科技和人才总是向发展势头好、文明程度高、创新最活跃的地方集聚。高校在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具有独特优势,是目前海外人才归国、外籍人才留学、高层次人才引进最主要的目的地之一,在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决定一所大学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核心是学术水平。一所大学只有先成为创新的高地,才能在世界范围内吸引人才,当我们拥有一批这样的高水平大学,就能够建成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就能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必须通过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加快建设国际化的科研平台、环境,才能吸引国际一流的创新人才和师资力量,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真正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二、以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衡量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水平,一个是看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质量,一个是看高等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要、对科学知识和优秀人才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最佳实践载体,要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更高层次、更大贡献服务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是党的二十大对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部署的重要落脚点,也是高等教育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现方式。新领域新赛道源于新发现新突破。只有通过原始创新不断产生重大发现、重大突破,才能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创造新领域新赛道。现代科学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往往萌发于深厚的基础研究,产生于学科交叉领域,而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更多地来
  自于需求导向的跨学科、大团队、有组织科学研究,大学在这些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重要积累。美国128号公路串联了麻省理工、哈佛大学等65所高校,奠定了“马萨诸塞州奇迹”的基础,近年来又成为生命科学领域的高地,而斯坦福大学则是硅谷诞生的摇篮,充分证明了高校科技创新的巨大潜力。高校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通过有组织的科技创新,成为开辟新领域新赛道的重要起点和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的重要动力源泉,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提升我国产业的国际核心竞争力。
  (二)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区域发展
  大学是一个区域的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也是区域发展的创新源头和动力引擎。目前国家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布局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在成渝地区和武汉布局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这些地方无一例外都是高校云集,这些驻地高校也正是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和国家区域科创中心的主力军。以武汉为例,华中科技大学十年来坚持深耕光电领域,和相关龙头企业建立25个联合实验室,逐步建立起从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到成果转化应用的国家科技基地集群优势,先后有130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应运而生,支撑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产业集群突破6千亿大关,正努力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高校在支撑区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要通过创新引领,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支撑服务区域高质量发展,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支撑国家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必须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1966年,我们历经千辛万苦,花费170万英镑,折合4吨黄金的高价,才从荷兰买回了一艘濒临淘汰的边耙式耙吸船。在欧美技术垄断下,我们从零开始一步步攻克技术难点,经过整整40年艰苦奋斗,最终研发出第一艘自主设计建造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目前,上海交通大学牵头设计的“天鲸号”等大型绞吸挖泥船60余艘,年挖泥量超过10亿立方米,实现了关键核心技术从“被封锁”到“出口管制”的历史性跨越,为我们在南海赢得战略主动、维护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守护国家安全是高校的重要责任,高校要坚持“四个面向”,强化研究型大学建设同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的对接,加强基础前沿探索和关键技术突破,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
  三、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战略部署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要把加强有组织科研作为关键举措,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加快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一)在工作思路上重点围绕“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在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上下功夫。基础研究一定要提高层次、提高质量。启动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持续实施“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瞄准若干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组织跨学科团队,长期坚持、长期积累,力争不断实现重大原始创新突破。
  二是要在攻克“卡脖子”问题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上下功夫。实施“有组织攻关重大项目培育计划”,既加快战略高技术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又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把科技的命脉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三是要在服务国家区域创新发展战略上下功夫。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以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等为核心,充分发挥高校的区位优势和学科人才优势,强化辐射带动作用,加快科技资源聚集,支撑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
  四是要在提升行业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上下功夫。要主动与行业产业部门和龙头企业加强对接,加快实施“千校万企”协同创新伙伴行动、“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百校千城”未来产业培育行动,走好有组织的产学研深度合作“三部曲”,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二)在组织机制上加快实现“四个转变”
  一是在项目组织方式上,要从被动的“接单式”向主动谋划、主动服务转变,组织提出一批前瞻性、战略性、引领性重大科研任务,把平台和团队建设落实到具体任务中去,主动谋划、主动对接、主动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需要。
  二是在平台建设思路上,要从“自由生长”向“按需培育”转变,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重大任务加强高校重大科研平台的培育布局,提高体系化、建制化建设水平。
  三是在团队建设路径上,要从“戴帽子”向“压担子”转变,依托重大科研平台,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任务和工程,在科研实战中发现和造就各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团队建设水平。
  四是在科研组织模式上,要从“资源引导”向“综合施策”转变,积极拓展高校科技创新的服务范围和投入来源,更加注重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不断增强政策的系统性、针对性与协调性。
  (三)着力破解有组织科研“三个难题”
  一要着力破解科研方向与国家需求衔接不紧密的问题。高校科研与国家需求对接不够紧密的问题长期存在。要完善“双一流”建设动态监测系统,把承担国家重大任务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纳入监测体系,引导高校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布局。要形成合力,共同实施好“有组织攻关重大项目培育计划”,坚持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提出重大科技计划和工程,加大培育支持力度,加强与科技、产业部门的互动,有序推动相关计划和工程纳入国家科技计划,切实做到提出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
  二要着力破解跨学科、跨学院组建科研团队难的问题。当前,高校难以组建多学科领域稳定的科研团队,特别是有利于跨学校、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创新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以重大任务为牵引,以高水平创新平台为依托,建设政策特区,打破学科专业界限,赋予平台或团队负责人职称评定、绩效考核、经费使用、人才引进等自主权,打造敢于攻坚克难的攻关团队。要建立资源配置一体化机制,在重大人才计划、研究生招生计划、本科生推免名额等方面对有组织科研给予倾斜支持政策,克服单打独斗、资源分散的弊端,打破传统的以学院、学科为单位的科研组织体系。
  三是着力破解评价激励机制不完善的问题。科技评价是风向标、指挥棒。近些年,高校科技评价改革取得了重要成效,但科研团队“小而散”、科研成果追求“短平快”的状况没有实质性改变。特别是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评审等评价激励机制,过多强调科技成果完成人的排序,强调第一完成人,导致科研人员热衷于牵头干点小项目,不愿意参与承担重大任务,“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心态和现象还普遍存在。要把优化奖励激励机制改革作为着力点,真正建立突出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奖励评审等各类评审活动中,鼓励引导科研人员积极参与重大任务攻关;不简单以科研成果完成人排序作为衡量标准,更加强调科研成果的实际贡献,引导科研人员强化协同创新。要进一步构建更有利于有组织科研的评价激励机制,让牵头或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任务并作出贡献的各类科技人才有干劲、有盼头,让更多优秀研究生在重大科技任务中得到锻炼,夯实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基础。
  来源 | 本文刊载于《中国高校科技》2023年1-2期
论坛帮助 会员认证 投诉建议 联系我们
浙ICP备19038669号-1 联合校园 @2024 unuid.com